伊顿健康导读
白癜风,这个困扰全球近1%人口的皮肤疾病,实际上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统“误伤”了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确,当前的治疗方案往往无法达到满意的复色效果。
近期,顶尖科学期刊《Immunity》上的研究揭示:皮肤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CGRP神经肽可驱动免疫细胞攻击黑色素细胞!
基于这一全新发现,科学家们尝试使用已获批治疗偏头痛的药物进行干预,在动物和早期临床观察中取得了显著的复色效果,为白癜风治疗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径。
01新发现:皮肤神经竟是白癜风的幕后推手
皮肤里的感觉神经就像一套精密的“报警系统”,负责感知冷、热、疼痛。这项研究发现,在白癜风患者身上,这套“报警系统”可能出现了功能紊乱。

神经异常活化:研究显示,白癜风皮损区域的神经末梢变得异常活跃,它们释放的一种名为 CGRP 的神经信号分子(神经肽)数量翻倍。
免疫应答失调:这些过量的CGRP分子,恰好能被一类关键的免疫细胞—cDC1识别。当CGRP结合后,cDC1被异常激活,其“通报”能力提升了约3倍。
发起错误“攻击”:被误导的cDC1,进而激活了免疫系统的“杀手”—CD8⁺ T细胞,并指引它们去攻击本应受保护的黑色素细胞,最终导致色素脱失,形成白斑。
简而言之,这项研究认为白癜风有这样一条致病链:感觉神经释放CGRP → 激活树突状细胞cDC1 → 驱动CD8⁺ T细胞攻击黑色素细胞 → 形成白癜风。
02偏头痛药瑞美吉泮或可实现白白复色
既然CGRP是其中白斑出现的关键因素,那么阻断它,能否中止攻击,让黑色素细胞再生呢?
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现成的武器:CGRP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如瑞美吉泮)已广泛应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其作用机制正是精准地阻断CGRP信号。安全性已有大量临床数据验证。
动物实验成功:在白癜风模型小鼠身上,局部涂抹含有瑞美吉泮的药膏。40天后,小鼠尾巴上的白斑出现了明显复色,浸润的“杀手”T细胞减少了约60%,黑色素细胞数量也基本恢复。效果甚至优于JAK抑制剂,且没有观察到明显副作用。
临床案例初步验证:在一项初步探索中,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观察。其中一个令人振奋的案例是:一名12岁的患儿,仅使用0.1%的瑞美吉泮软膏治疗,面部的白斑就实现了完全消退;其他纳入患者中,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白斑复色效果最为突出,躯干部位复色率虽稍低,但整体有效率达72%。 不过,当该药膏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使用时,躯干和四肢的白斑也出现了色素再生。
这项发现首次明确证明,皮肤中的神经系统失调是触发白癜风免疫攻击的起始环节之一。并且,由于CGRP抑制剂已是上市药物,其安全性已知,这能大大缩短其用于白癜风治疗的研发和时间成本,让新疗法更快惠及患者的可能性增加。
除了注重药物的研发和治疗,白癜风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复色“加速”诀窍:
注重保湿:及时涂抹成分简单的保湿霜,缓解白斑处的干燥脱屑。
温和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摩擦并调节免疫。
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类、豆制品等富含酪氨酸的食物,注意控制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的摄入量。
稳定情绪: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影响病情。
保暖防病:适时添衣预防感冒,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导致病情波动。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早睡(10点前睡觉),促进身体自我修复与内分泌平衡。
招募白癜风:
目前有多款JAK抑制剂(包括外用、口服)正在开展关于白癜风适应症的临床治疗,符合要求的白癜风患者有机会提前使用到创新药,并且无需承担任何费用。临床在三甲医院开展,名额有限,先到先得:2025年所有白癜风的临床用药项目都在这儿了!三甲医院看诊!

商务合作请联系 | Kristen1996
本文仅做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诊疗方案的推荐、推广或宣传,也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材料图片等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