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必妥没有效果的有救了!专家发现特应性皮炎新的关键通路

伊顿健康
2025-04-15
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在2025年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年会上,厦门长庚医院钟文宏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Th22/IL-22通路的过度激活会直接损害皮肤屏障功能,并可能在特应性皮炎(AD)的早期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一发现对传统的以Th2细胞为核心的AD炎症模型提出了挑战,表明AD的病理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免疫通路的协同作用。


专家团队发现特应性皮炎差异化通路

钟文宏教授指出,AD的炎症机制具有高度异质性:

  • 早期以Th2型炎症为主(如IL-4、IL-13),表现为急性湿疹样病变;

  • 慢性期则呈现多通路激活的复杂炎症状态,其中Th22/IL-22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皮肤屏障破坏的核心因素。


IL-22如何“摧毁”皮肤屏障?


IL-22能够直接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其机制包括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以及减少脂质合成。此外,IL-22还会促进表皮增厚以及瘙痒相关分子(例如TSLP)的表达,从而形成“炎症-屏障破坏-瘙痒”的恶性循环。这一通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Th2炎症通路(例如涉及IL-4、IL-13的通路)而存在的,而是与之相互协同,共同加剧疾病的进展。具体而言,Th2细胞因子可以诱导角质细胞释放趋化因子,这些趋化因子会募集Th22细胞至皮肤部位。随后,Th22细胞分泌的IL-22会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进而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


这一发现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再次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针对那些目前使用靶向Th2生物制剂没有效果的患者,可能这类患者的主要致病通路为Th22/IL-22等非Th2通路。


这也为后续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治疗选择给予了更为精准的方向,对于Th22高表达的慢性AD患者,需联合靶向IL-22的药物如JAK抑制剂等;而对于Th2主导的急性期患者,则优先使用Th2特异性生物制剂。


相较单靶点生物制剂,JAK抑制剂更有优势

JAK(Janus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特定激酶,阻断多种细胞因子的炎症信号传导,包括IL-4、IL-13、IL-22、IL-31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下游效应。相比于单靶点的生物制剂,控制炎症的范围更为广泛,覆盖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群体也更加庞大,特别是对Th22介导的屏障破坏有显著疗效。


而对Th22高表达的患者往往有以下情况:病程超过2年、广泛苔藓化或表皮增厚、反复红皮病发作、既往生物制剂疗效不佳或快速耐药等。这类患者可以优先考虑JAK抑制剂。


未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将会走向更为精准化的时代,实现更具体地差异化个体化治疗。临床上特异靶向IL-22的生物制剂也在研发中,例如Fezakinumab是一种IL-22单克隆抗体,在一项2a期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结果显示,所有治疗组的SCORAD评分均有下降。


随着更多药物的迭代更新和身体监测的升级(如利用生物标志物如血清IL-22水平等动态监测治疗反应),将有可能大大降低未来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药物“试错”成本和药物耐药的几率,走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时代。

目前有多个特应性皮炎的新药临床正在开展,包括IL-25生物制剂、达必妥类似药等,成功入组后无需药物治疗费用,有需要扫码:

添加下方工作人员微信,申请加入特应性皮炎交流群:

2025313


本文仅做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自由容器
相关药品
在线报名表
我已经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提交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