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健康导读
根据2025年3月7日至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年会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数据,使用Janus激酶(JAK)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 AD)的患者相较于接受Th2细胞因子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其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用药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身免疫调节药物是AD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其长期安全性数据仍待完善。为此,美国建立了特应性皮炎和新型药物比较有效性安全性(ADVANCES)系统,专门收集AD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的安全数据。本研究基于ADVANCES系统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数据,纳入1686例使用JAK抑制剂(乌帕替尼或阿布昔替尼)的患者,并与3352例使用Th2细胞因子抑制剂(达必妥或曲罗芦单抗)的患者进行1:2匹配。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平衡60个暴露前协变量,主要终点为治疗开始后180天内需住院治疗的严重感染发生率。
患者特征:
JAK抑制剂组:女性54.8%,平均年龄40.30岁(SD=15.63),黑人10.9%,42.6%使用2种及以上局部药物,8.2%有非生物全身药物使用史
Th2细胞因子抑制剂组:女性54.2%,平均年龄40.0岁(SD=15.87),黑人10.6%,42.6%使用2种及以上局部药物,7.9%有非生物全身药物使用史
在开始使用 JAK 或 Th2 细胞因子抑制剂后的 180 天内,分别有 13 例和 11 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严重感染率为每 1000 名 JAK 抑制剂患者 7.71 例,Th2 细胞因子抑制剂患者每 1000 例 3.28 例。与 Th2 细胞因子抑制剂相比,JAK 抑制剂增加了 6 个月严重感染的风险。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与达必妥相比,乌帕替尼显著增加了严重感染的风险(RR=2.15,95% CI:1.01-4.56)。然而,在曲罗芦单抗与度普利尤单抗的比较中,严重感染风险未见显著差异(RR=0.83,95% CI:0.29-2.35)。
进一步分析发现,JAK抑制剂组患者发生口腔、皮肤或泌尿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Th2细胞因子抑制剂组(RR=1.82,95% CI:1.01-3.27)。这一趋势主要由乌帕替尼与达必妥的比较结果驱动(RR=1.99,95% CI:1.08-3.70)。值得注意的是:
#在曲罗芦单抗与达必妥的比较中,念珠菌感染风险无显著差异(RR=0.37,95% CI:0.11-1.28)
#在阿布昔替尼与乌帕替尼的比较中,念珠菌感染风险亦无显著差异(RR=0.28,95% CI:0.04-2.28)
#研究中未观察到机会性感染病例
这些发现提示,在JAK抑制剂中,乌帕替尼可能具有相对较高的感染风险,这一特征在临床用药决策中需要特别关注。
基于这些数据得出结论:“在开始治疗后的 6 个月内,与开始使用 Th2 细胞因子抑制剂的患者相比,开始使用 JAK 抑制剂治疗 AD 的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增加了 2 倍以上。”
目前有多款生物制剂的临床正在开展中,包括IL-4、IL-13和TSLP、OX40等靶点的生物制品,面向全国进行特应性皮炎的招募,符合临床要求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治疗,无需费用,有想尝试的可以扫码报名:临床报名
添加下方工作人员微信,申请加入特应性皮炎交流群:
本文仅做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