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新药!艾玛昔替尼带来止痒新希望!

伊顿健康
2025-07-23
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随着医学对免疫学的深入研究,靶向药改变了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局面,尤其近些年,JAK1靶点成为了皮肤科领域的热门靶点,特应性皮炎也不例外。近日,随着国产创新药艾玛昔替尼横空出世,给被“痒”困住的朋友们带来了摆脱痛苦的新希望!


先发优势:作用机制精准控制

JAK-STAT通路参与瘙痒并影响AD炎症进展的多个环节,特应性皮炎的根源之一,是体内一种叫“JAK1”的蛋白太活跃,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炎症和瘙痒没完没了。精准阻断JAK1,为快速止痒及清除皮损奠定理论基础。


而艾玛昔替尼就像一把“精准制导的钥匙”,艾玛昔替尼能专门瞄准JAK1,抑制它的“躁动”,从源头减轻炎症,还能快速止痒。


瘙痒缓解快速达标:成为国产新骄傲

AD的不同临床表现对于治疗的应答情况存在差异,瘙痒往往是AD治疗最快的“风向标”,往往在治疗初期即有所变化,皮损改善相对要缓慢和持久。


因此,快速止痒是AD治疗的首要目标。《2023年中国AD全程管理共识指出》:缓解瘙痒是所有患者最重要的需求;短期目标为有效缓解瘙痒,改善皮损,提高生活质量。


而目前,在止痒方面一骑绝尘的非JAK抑制剂莫属。


《2024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应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中重度AD患者中病情偏重或经其他系统治疗控制不佳的难治性患者:口服JAK抑制剂。

《2024意大利Delphi共识》表明,对于“瘙痒主导型”[瘙痒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7)的患者,一线JAK抑制剂优于生物制剂。


艾玛昔替尼在快速止痒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三期临床数据显示,使用艾玛昔替尼后1天即观察到瘙痒改善,2天显著改善,治疗1周瘙痒应答率达24.1%,同类型的药乌帕替尼为15.7%,达必妥则为14.1%(非头对头研究,仅参考,不作直接比较)。


引领国产创新,安全保障再优化

说到JAK抑制剂,大家最担忧的是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国际上设立的黑框警告。


艾玛昔替尼的黑框中并未提及药物本身恶性肿瘤、VTE、MACE风险增加。

另外,艾玛昔替尼主要以原形药物形式(90.42%)排出,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艾玛昔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图:

整体安全性还是很可靠的。

相信随着艾玛昔替尼这样的创新药越来越多,特应性皮炎患者 “无痒人生” 的梦想,很快就能照进现实。


欢迎大家扫码添加企业微信,客服可以第一时间回复信息,帮助您及时了解临床信息,及后期福利和医生在线直播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还是那个随叫随到的小林,欢迎添加~


目前有多款新药处于临床招募阶段,有需要参加特应性皮炎新药临床的可以报名了解,符合入组后无需费用使用临床治疗,包括已上市药物司普奇拜单抗和泽立美等:上市药泽立美和司普奇拜单抗等招募特应性皮炎患者,最小3个月可参与


参考资料:

1.2024意大利Delphi共识

2.2024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应用管理专家共识

3.艾玛昔替尼说明书


本文仅做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自由容器
在线报名表
我已经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提交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