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健康导读
2020年,培美替尼(Pemigatinib)成为首款获批上市的胆管癌靶向药物。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携带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胆管癌患者来说,该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FGFR靶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下文我们将介绍为何FRGR靶点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的突破点呢?
什么是FGFR靶点?
FGFR中文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是一种单通道跨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调节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影响关键的生理功能。FGFR主要有FGFR1、FGFR2、FGFR3和FGFR4四种受体。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FGFR信号通路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展以及对药物的耐药性有联系,FGFR融合/易位成为多种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FGFRs怎样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①FGFR基因扩增使得FGFR蛋白过度表达;
②FGFR因染色体重排融合引发受体信号通路异常;
③FGFR基因出现激活性点突变,导致胞内激酶活性、不依赖配体结合的二聚体自活化等方面的提高。
患者出现FGFR异常信号的概率
根据ClinicalCancer Research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者对4853例患瘤案例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只有7.1%的肿瘤样本出现FGFR的功能异常的现象。这之中66%是基因扩增、26%是基因突变,8%出现染色体重排;此外,FGFR1、FGFR2、FGFR3及FGFR4在发病患者中占比分别是3.5%、1.5%、2.0%及0.5%。FGFR2和FGFR3发生点突变比较普遍,例如:FGFR2突变常见于胆管癌,FGFR1和FGFR3突变常见于尿路上皮癌、胰腺癌等。根据研究报道,仅有13%-20%的胆管癌患者存在FGFR2突变。研究证实,抑制FGFR靶点治疗可能会对这些患者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
针对胆管癌FGFR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
①培美替尼(Pemigatinib)是治疗胆管癌的首个靶向新药,该药是针对FGFR1/2/3的口服抑制剂。基于对FGFR2融合/重排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客观缓解率达到35.5%,其中有2.8%患者完全缓解,32.7%部分缓解,46.7%病情稳定,病情控制率可以达到82%。
试验结论:培美替尼(Pemigatinib)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此外,根据试验显示培美替尼(Pemigatinib)主要不良反应有脱发、腹泻、消化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整体上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
②英菲格拉替尼(infigratinib)也是一种口服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在2020年1月初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根据对71名患者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其中25.4%患者得到部分缓解,57.7%病情稳定,11.3%病情进展。试验治疗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有高磷血症、口腔炎、低磷血症、低钠血症、脱发、便秘等。
上述两种主要是一代FGFR抑制剂,二代药物ICP-192、TAS-102也已经开展研究。截至目前,仅有一款药物获批胆管癌,探究FGFR2的高效以及低不良反应的抑制剂仍然任重道远。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本文向大家简单科普了关于FGFR的知识,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伊顿健康可供大家的服务
1、基因检测援助服务:如果大家做了基因检测,可以先看看是否有这些可能带来生存奇迹的突变,可致电咨询伊顿健康医学部进行报告解读。
2、全球寻求好药服务:对于此前治疗药价贵、无药可用、药效不好的,亟需药物患者,都可前来咨询伊顿健康有关国内外新药新疗法、用法。
3、临床用药招募服务:2020年伊顿健康加入临床试验招募项目,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带去有益的治疗方案,改善疾病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伊顿健康,为帮助患者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材料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