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健康导读
当一块块白斑悄然爬上皮肤,不仅带走了肤色的均匀,更偷走了无数人的自信与从容。在中国,约有2300 万白癜风患者长期笼罩在这一“褪色”难题的阴影下,他们手中的治疗选择寥寥无几,多数疗法停留在“超说明书使用”的尴尬境地—效果甚微、副作用缠身、复发率居高不下。如今,一款名为芦可替尼乳膏的创新药物突破性疗效改写治疗格局,并登顶皮肤科顶刊。
PART 01顶刊力证:中国患者的“复色答卷”惊艳国际
近日,皮肤科领域的“圣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JAAD)在线刊登了一项足以让中国白癜风诊疗界振奋的研究成果。
这项由苏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国内顶尖机构,联合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出了芦可替尼乳膏针对中国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真实世界成绩单”。
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开展的这项研究中,111名患者的临床数据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治疗24周时,49.5%的患者面部白斑实现显著改善,达到“面部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较基线改善75%(F-VASI75)”的标准;
更有64.9%的患者面部改善幅度超过50%,17.1%的患者接近完全复色(F-VASI90);
即使是全身白斑,也有13.6%的患者达到50%及以上的改善(T-VASI50)。
安全性方面,药物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仅为用药部位瘙痒、痤疮、上呼吸道感染及局部脱屑,整体可控。这份贴近中国临床实际的研究数据,不仅为芦可替尼乳膏在中国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皮肤科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PART 02三重突破:终结白癜风治疗 “三无困境”
对于中国白癜风患者而言,芦可替尼乳膏的到来绝非简单的 “多一种选择”,而是直击治疗痛点的颠覆性突破。
1.终结 “无药可用” 的空白。
长期以来,国内没有任何化学药物被正式批准用于白癜风适应症,医生和患者只能在“超说明书”的灰色地带艰难探索。芦可替尼的获批将首次为这一领域带来“名正言顺”的治疗武器。
2.疗效实现 “质的飞跃”。
现有疗法如外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不仅复色效果有限,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皮肤萎缩、局部刺激等问题。而芦可替尼近半数患者面部显著复色的数据,让 “看得见的改善” 成为可能。
3.机制直击 “病根”。
作为 JAK 抑制剂,它精准靶向白癜风发病的核心免疫通路 ——JAK-STAT 通路,通过阻断攻击黑素细胞的炎症信号,从根源上为黑素细胞 “松绑”,促进色素再生,实现了从 “对症” 到 “对因” 的治疗升级。
2024年9月,国家药监局(NMPA)正式受理其新药上市申请(NDA),按照进程,这款“希望之药”有望在2025年年底或2026年年初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ICP-332招募白癜风临床:
如果您符合以下要求,将有机会参与本次2/3期项目:
1.年龄≥18岁和≤75岁的男性或女性受试者(I期部分)。年龄≥12岁和≤75岁的男性或女性受试者,青少年受试者体重需≥40公斤(II期部分)。
2.合格受试者必须在筛选和基线时符合下述所有条件
√临床诊断为非节段型白癜风至少3个月。
√受累BSA≥5%,手掌、手指背(包括掌指关节)、足底和足背受累的情况除外。
√面部受累BSA≥0.5%
√F-VASI≥0.5日T-VAS|在5-50之间(含界值)。
√筛选和基线访视时均存在活动性或稳定性非节段型白癜风
3.如受试者因白癜风以外的任何原因正在接受伴随用药,则必须接受稳定的给药方案。
4.受试者须同意从筛选至末次随访访视期间停止所有其他白癜风治疗。
5.筛选访视时所有女性受试者的血清妊娠试验阴性,基线访视时所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的尿液妊娠试验均在首次给前为阴性。
6.在开始任何筛选或研究特定程序之前,受试者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上为主要入选标准,最终是否入选由研究者判断
临床涉及芜湖、北京、重庆、福州、广州、石家庄、南阳、新乡、荆州、武汉、长沙、长春、连云港、南京、苏州、南昌、上海、济南、成都、西安、昆明、杭州、金华、宁波、温州等地三甲医院,有需要的扫码报名
入组成功后,有机会接受ICP-332的治疗,治疗费用由项目组承担,临床均在三甲医院开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了解。
本文仅做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诊疗方案的推荐、推广或宣传,也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材料图片等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