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健康导读
糖皮质激素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方案,但临床上,很多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是“又爱又恨”。糖皮质激素通常可以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但长期使用可能会面临皮肤屏障破坏、皮肤萎缩等副作用,甚至有的患者如果应用不当在后期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快速反跳的症状,因此非激素外用药的出现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目前特应性皮炎不含激素的外用药研发进展。
1.TCI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是一种通过阻断T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和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及介质来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包括1%吡美莫司乳膏和0.03%或0.10%他克莫司软膏。
使用策略:TCI相较于TCS(糖皮质激素)具有较低的经皮吸收率,因此长期使用时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引起皮肤屏障的破坏或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所以TCL推荐用于面颈部、褶皱部位以及乳房、肛门外生殖器部位,可控制炎症与瘙痒症状或用于主动维持治疗,减少复发。
此外,TCI也可以单独使用或与TCS联合使用,以治疗其他皮肤部位的AD,并可用于长期的主动维持治疗。
使用TCI治疗时,可以每天涂抹两次以迅速减轻皮肤炎症,持续至皮损消退。之后,可以转为主动维持治疗阶段,即每周应用2次药物以预防症状复发。具体的维持治疗时长需依据患者的病情来定,对于中度特应性皮炎(AD),一般推荐维持治疗持续3到6个月;而对于重度AD,可能需要长达12个月的维持治疗。
在用药剂量方面,成人使用0.1%他克莫司软膏时,每次使用的剂量不应超过5克。对于2至5岁的儿童(体重小于20公斤),使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时,每次的剂量不应超过1克;6至12岁的儿童(体重在20至50公斤之间),剂量应在2至4克之间;13岁及以上的儿童(体重至少50公斤),每次使用的剂量不应超过5克。
需要注意,1%吡美莫司乳膏不建议用于黏膜部位或进行封包治疗。非激素外用药使用尽量避光。
不良反应:使用初期有局部灼热感、瘙痒、刺痛或红斑等,通常烧灼感在1周内逐渐减弱。使用前冷藏药物,或先外用保湿剂,间隔15-20分钟后再应用TCI,可以减轻灼烧感。如果急性期患者不能耐受TCI的局部刺激反应,可以先用TCS控制急性症状后再转换为TCI维持治疗。
2.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PDE4抑制剂通过抑制炎症细胞中PDE⁃4的活性而减少促炎介质产生,发挥抗炎作用。国内获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目前仅有克立硼罗软膏(舒坦明),还有一款罗氟司特乳膏目前正在三期临床中,国外已获批上市。
使用策略:克立硼罗软膏适用于3个月及以上轻中度AD患者,常规用法为将一薄层克立硼罗软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一般来说,部分患者在用药大概一周内看到改善,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用药28天后皮损清除或几乎清除。在治疗初期,PDE-4抑制剂可以与糖皮质激素(TCS)共同使用,以达到更快速的疗效。在停止使用TCS后,可以继续使用PDE-4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需要注意,应避免在有感染、溃疡、糜烂或黏膜的区域使用PDE-4抑制剂。
不良反应:克立硼罗软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给药部位灼烧感或刺痛感(4%),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感染、感觉异常、瘙痒和原有皮损加重等,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可自行缓解。
如果有想使用罗氟司特乳膏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可以考虑参加其三期临床项目,罗氟司特乳膏已经在国外上市,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均有保障,有需要的扫码报名:
其他项目:分享特应性皮炎11种新药临床:含罗氟司特乳膏、OX40L单抗等
3.外用JAK抑制剂
目前小分子靶向药JAK抑制剂已经成为了特应性皮炎治疗的新方向,在口服JAK抑制剂的出现后,为了满足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群体,外用JAK抑制剂也随之而生。临床研究中针对AD的外用JAK抑制剂主要为迪高替尼乳膏和芦可替尼乳膏。
使用策略:芦可替尼乳膏需每日使用两次,使用时覆盖的皮肤面积不应超过体表面积的20%,并且每周总量需控制在60克以内,或者两周不超过100克。如果使用8周后症状没有改善,或者AD症状已经消退,应停止使用。此外,芦可替尼乳膏不宜用于有活动性感染或严重感染的患者,也不应与生物制剂、其他JAK抑制剂或免疫抑制剂联用。
迪高替尼软膏同样需要每天使用两次,使用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30%,且每次使用量不超过5克。避免在皮肤感染、黏膜或糜烂区域使用,也不宜进行封包治疗。若使用4周后症状无改善,应停用。
不良反应:使用芦可替尼乳膏可能遇到的不良反应(超过1%的患者出现)有鼻咽炎、支气管炎等炎症反应,以及毛囊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荨麻疹和腹泻等。使用时应防晒并定期检查血常规。迪高替尼软膏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斑、刺激、瘙痒、毛囊炎和各类皮肤炎症,通常症状较轻。
4.芳香烃受体调节剂
近日,芳香烃受体调节剂本维莫德乳膏已经被批准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并开出首方。其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屏障修复。
使用策略:皮损局部外用,早晚各1次,需均匀涂抹于患处。这样能确保药物在病变部位均匀分布,发挥最佳疗效。要避免用于头面部、口周及眼睑、腹股沟、肛门生殖器等部位。本维莫德的皮肤反应程度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或大剂量使用会累计刺激程度,所以每日最大使用剂量不应超过6g,治疗面积不应超过体表面积的10%。同时,本维莫德不适合封包治疗,封包治疗可能会导致药物吸收过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用药部位皮肤反应,其中以瘙痒最为常见。此外,还可能发生接触性皮炎、毛囊炎、角化性丘疹、疼痛、红斑、皮肤水肿、色素异常等,不过一般都是轻中度为主,通常在2周内发生,多数情况可自行缓解。
5.外用中成药
中成药外用药没有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例如除湿止痒软膏,青鹏软膏等。它们可以独立用于治疗轻微至中度的皮肤损伤,特别是在皮肤较为敏感的区域。此外,中成药也可以与外用激素配合使用,或者作为重度皮损治疗的后续方案。从临床数据来看,单纯使用中药外用药膏效果比较差。
小结
外用药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非激素外用药的疗效不显著,但激素药又面临着用药局限和长期副作用的风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非激素外用药显示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非激素外用药逐渐成为特应性皮炎治疗管理中的有效选择。
本文仅做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