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新指南公布,细说可善挺等银屑病生物制剂是如何治疗的。

伊顿健康
2023-08-07
来源:伊顿健康

伊顿健康导读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制定的《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重磅发布。这是继2018年后,时隔5年银屑病诊疗指南的又一次推陈出新。那么,与2018版指南相比,2023版指南都有哪些新的内容?


二分法助力银屑病临床治疗


过去,临床医生一般是根据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体表面积(BSA)、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来将银屑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类型。


而在2023版指南中,在以前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又重新引进了国际银屑病理事会(IPC)2020年Delphi共识中更为先进的银屑病评估标准,也就是“二分法”。这种方法就是将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类:即适合局部治疗与适合系统治疗。银屑病患者的皮损面积>10%、累及特殊部位或局部治疗失败,只要满足上面几个条件中的一种,就能够被判断为适合系统治疗的银屑病患者。


“二分法”分级模式突破了传统分级,更加简单实用,能够有效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中的治疗决策和改变银屑病临床研究的入组标准,让符合系统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减少因低估银屑病患者病情而导致的治疗不足,让更多的银屑病患者更早实现获益。


更加关注银屑病共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近年来关于银屑病相关的共病报道逐渐增多。在此次更新的2023版银屑病指南中,将银屑病共病作为重要章节被单独介绍。指南指出银屑病除皮肤症状外,患者常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等。


2023版指南首次提出了“银屑病共病诊疗模式”,建议构建共病评估与管理体系。首先,银屑病共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非常的重要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会增加不良后果、甚至死亡风险的共病。


图片

(图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2023版指南建议轻度银屑病患者每年筛查1次共病、重度银屑病患者每半年筛查1次共病。除此之外,积极控制和管理共病是有助于改善银屑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如果是已经有共病的银屑病患者,2023版银屑病指南提倡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根据银屑病患者共病的种类,转诊至心血管、内分泌、精神心理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评估和管理,为银屑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3银屑病生物制剂有效助力银屑病治疗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快速发展,人们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银屑病生物制剂的出现为银屑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效果。2023版指南对银屑病生物制剂展开了详细阐述。

与2018版指南仅介绍了6个品种的生物制剂相比,2023版指南对5个大类14个品种的生物制剂都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了TNF-α抑制剂、IL-12/23抑制剂、IL-23抑制剂、IL-17抑制剂、IL-36R抑制剂等。

图片

(图片来源:医学界)


目前生物制剂在我国正式获批的适应证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当患者的病情需要接受系统治疗时,特别是接受光疗或传统系统治疗无效、失效或无法耐受且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考虑使用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目前临床上已经成功证实生物制剂的效果是要优于传统治疗的,但要注意一点,因为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时间还不是特别长,2023版指南强调生物制剂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并且,我国人群结核病和乙型肝炎患病率较高,应用生物制剂时需要更加关注安全性。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在夏季晚上,很多银屑病患者整晚开着空调睡觉,或者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然而,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受风寒,损伤阳气。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提醒银屑病患者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临床招募

目前有进口可善挺与国产的司库奇尤单抗头对头的临床研究,入组患者不是使用进口可善挺就是使用国产同原理生物制剂,全部真药,无任何安慰剂。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图片

本文仅做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前往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

关注伊顿健康资讯,了解更多银屑病相关内容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自由容器
在线报名表
我已经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提交
自由容器